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115|回复: 0

关于 Redis GUI 的使用习惯,老哥们帮忙做个用户调查

[复制链接]

1536

主题

0

回帖

4640

积分

管理员

积分
4640
发表于 2023-11-29 20:32:4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Tiny RDM又肝了三周,终于发了 1.1.0 ,把分批加载和多格式查看等等都加上。下一个版本打算再整下键浏览区域的布局和键列表筛选等等
大家是习惯浏览键列表的时候,把所有可用的 db 都列出来,类似于这样(老牌的 RESP 也是这种布局)

还是习惯只显示指定的某个 db ,需要看其他 db 的时候手动切换(人气较高的 Another Redis Desktop Manager 所用的方式)

前者优点:

方便同时查看多个 db 的内容
前者缺点:
键的筛选输入比较难处理或者说难排版,因为每个 db 的匹配规则是不一样的(这个方案有好的布局和操作建议的,也欢迎指教)

后者优点:

只显示一个 DB ,只需要提供输入框就可以进行筛选
后者缺点:
不能同时显示多个 DB ,切换 DB 需要多一步


最后顺便分享下我的开源项目https://redis.tinycraft.cc/
欢迎使用和指出问题~

在用了,赞一个。
喜欢第二种。因为我一般只用 DB0
我也喜欢第二种,大多数时候同一个功能不会跨 DB
第二种 但是第一种也会在特殊情况下有需求 最起码要能看到有多少数据建议参考一下 phpredisadmin 的设计下拉选择 DB*的时候显示出每个 DB*内的数据总数
我个人喜欢第一种,但是感觉左侧每个 DB 右边的工具有点大有点密了
现在在用 redis 官方的 RedisInsight 我觉得有些地方很好用,你的界面更适合国人习惯。
第二种,基本在同一个环境下只使用同个 db
第二种
@Frankcox 所以第二种方案可以考虑把这些功能按钮移到顶部或底部。之前用的 RESP 比较多,所以下意识做的时候也防了部分界面@8355 比如哪些地方好用,我就是用着总觉得有点奇怪,可能之前用 RESP 比较多的缘故
提个 bug: group 改名时加了"/"(example: work->work/dev 这类的),之后就不能重命名,以及删除了,删除会报 "group not fund"错误
官方的 RedisInsightv2 最新版已经蛮好用了.现在都是云..搞个 docker 网页版的 redis 操作.可能补充这部分市场
希望能增加一个功能:在打开不同的 key 时,默认在新窗口打开,因为很多时候查看 key 时,是需要进行数据对比的,目前每次点击新的 key 时,之前的 key 的内容都会被覆盖,没法进行比较
今天看你更新了刚想提 issue 说这个,没必要展示所有 db 的,一般都只看那一个
@huangliu 每秒运行指令数,有些小应用 redis stream 做队列可以监控计算 O(x)的指令运行延迟时间。相同前缀格式合并->tree view 你可以点下真的很好用,可以直观展示 类型/ttl/大小,右侧有快捷的 decode 操作非常全,如何用户的使用习惯。我觉得他的界面逻辑更贴近我的使用习惯,左侧边栏更大,而右侧我基本不关注。
我也感觉第二种好一点,基本上极少会有跨 db 的操作,第二种也比较好避免误操作到其他 db
ventura 13.3.1 ,无法安装
二合一,支持左侧边栏折叠不就好了
加个 DB 列折叠按钮,点击展开收起
我投第二种,因为我只用 db0
第一种
我只用 db0
@insert000 要么是选错架构的安装包了,要么没执行` sudo xattr -d com.apple.quarantine /Applications/Tiny\ RDM.app`@8355 左侧边栏可以拉长的,类型/ttl/大小,包括 decode/format 这些 Tiny RDM 都有了,不过确实它更完善功能更丰富@djangovcps 你说这种方式我在一个 web 版上面见过,假如有 50 个 db ,那不得再来一个滚动区域。而且左边又占多宽度了
@DDDZZZFFF 分组改名这个问题下个版本改下限制下不允许加"/"; 多标签打开的话暂时不做,因为涉及到很多比较底层的逻辑都跟着标签名关联了,而且其实我挺烦点一下多一个标签这种操作,还要自己一个个关掉😂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陪我练

GMT+8, 2024-9-8 11:54 , Processed in 0.082754 second(s), 21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